销售大涨!重庆避暑休闲地产成山城夏日“新宠”
风拂过南天湖,掀起阵阵清凉。
南天湖旁丰都南天湖·山语墅项目售楼处前,人群络绎不绝。“今年夏天特别热,这里环境好,项目配套也很齐全,我们老两口打算在这里常住避暑。”来自渝中区的张大爷说。
张大爷的选择并非个例。今夏以来,重庆避暑地产市场热度如同攀升的气温,在重庆多个区县多点开花。数据显示,石柱、武隆、丰都、江津的避暑休闲项目较受欢迎,今年前7个月成交同比分别增长521.2%、162.6%、4.7%和24.6%。这股“上山置业”的热潮,成为重庆楼市今夏最亮眼的风景线。
▲市民在了解南天湖·山语墅项目
20年实践:
“好房子”为避暑地产注入新内涵
自2005年起步至今,全市避暑项目从零散试点到规模化开发,成为践行生态价值的典范。
例如,丰都仙女湖镇、武隆仙女山镇等偏远山区,依托山地气候资源变身经济重镇。原住居民通过旅游服务增收,候鸟居民则享受清凉山居,真正实现“生态变现”。
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“建设创新、宜居、美丽的人民城市”,为避暑地产注入新内涵。市住建委同步强化“好房子”标准,将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四大维度融入避暑项目设计,打造“山水之城”的品质标杆。
值得一提的是,避暑休闲地产建设也是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途径,一些品质项目让群众感受到“智者乐水、仁者乐山”的自然与文化融合的审美意趣。
市场爆发:
银发“刚需”点燃千亿赛道
在黄水华都尚景的项目销售中心,李女士正为父母挑选养老房:“父母今年刚退休,主城夏天实在难熬,这里海拔约1500米,夏季平均气温仅21℃,项目还配备智能家居系统及地暖、新风等设备,适合中老年群体拎包入住。”像李女士这样的家庭正成为避暑地产主力军。
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:截至2024年底,重庆65岁及以上人口超600万,老龄化率达19%,居全国第二。1965-1975年出生人口年均约80万,是当前新生人口的4-5倍。随着该群体未来十年陆续退休,避暑需求将持续扩大。“行业正迎来‘黄金十年’窗口期。”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在全市避暑休闲地产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指出。
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,尽管位列火炉城市之一,同样也有很多适合纳凉游玩的风景名胜。同时,不少项目因地处核心位置,兼具自住和投资价值。据市场分析,黄水区域避暑房年租金回报率在4-6%之间,长期持有还有资产升值的空间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以往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正加速补齐。今年6月通车的渝厦高铁,串联起周边省市与重庆避暑资源,让游客便捷抵达,沉浸享受高品质度假生活。
产品升级:
从“夏日避暑房”到全季康养社区
截至目前,全市已有14个区县在建或建成避暑休闲地产项目210余个,建设规模1795万平方米,有180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避暑休闲地产项目开发建设,不乏中海、华宇等知名大型房企的参与,建设了黄水华宇林语岚山、丰都南天湖山语墅、武隆仙山里、南川良瑜国际养生谷等一批优秀的避暑休闲项目。
除市场需求外,重庆的避暑休闲项目也在提升品质方面持续发力,比如避暑房物业类型从小高层向别墅洋房延伸;主力户型从一室向两室、三室优化;项目交付由清水房转向全装修。
更重要的是,避暑休闲地产的开发理念已从单一避暑转向“全季康养”。以丰都南天湖为代表的项目,依托1380-1980米海拔优势,坐拥湖泊、原始森林、滑雪场及星空露营基地等资源,构建了 “春赏花、夏避暑、秋观叶、冬滑雪” 的全季运营模式。2025年上半年,该度假区共接待游客81.8万人次,同比增长12.84%,印证了四季旅游的可行性。
据铭腾机构不完全统计,2025年重庆避暑房销售TOP20项目(2025年1月1日-8月8日)中,黄水华都尚景、山林间、文投·仙山里、御林府、利雅白云湖等项目领跑市场。
他们的成功秘诀在于:不仅注重房屋品质,更着力打造完善的周边配套与丰富业态,构建真正的“全季康养社区”。比如,山林间位居黄水核心位置,拥享黄水优质生活配套,项目东接黄水高端度假区,月亮湖、动步公园等自然资源环绕。西临黄水主要商业生活配套区:黄水大剧院、儿童乐园、黄水农贸市场、美食商街、大型超市等,吃穿娱乐购一站尽享。
位于武隆仙女山的文投·仙山里项目,目前已基本建成约20万方,主要打造主题旅居度假小镇及配套的小镇中心、颐乐课堂、小镇会客厅、童乐天地、精品食肆、精品民宿等业态,是集文化旅游、休闲度假、康养旅居、商务会务于一体的高品质文旅生活、康养旅居小镇。
随着全季康养模式日益成熟、配套设施持续完善,“上山置业”已超越单纯的避暑需求,成为城市居民追求诗意栖居、享受品质生活的全新选择。
重庆避暑休闲地产建设将以“生态为基,文化为根,交通为脉,产品为核,服务为魂”为总体思路加快推进。
重庆避暑地产高质量发展不仅为“银发一族”筑就清凉家园,更在激活乡村经济、推动城乡融合、促进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中,书写着属于山城的独特篇章。